- 0
日本造飞机真不行了!C2运输机推力比运20大12%,载重量却只有运20的一半
在我们的隔壁,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个国家,在我国研制运-20之前就开始研制自己的大型运输机XC-2。XC-2首飞的时间,比运-20早了3年,服役时间早了一年,但几年过去了,运-20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了,XC-2仍无法量产。最离谱的是,XC-2的发动机推力比运-20还大12%,载重量反而只有运-20的50%,不得不让人感慨,时过境迁了,小日子国的制造水平也不行了。
【AN225被炸毁后,美帝C-5就成了世界上最大运输机】
不少人对小日子国的制造能力的印象还停留在二战时期。不可否认,当六七万吨的大和级战列舰服役时,我们连一门大炮都不能自主生产,当时两国的制造能力间的差距确实大得令人绝望。然而,已经80多年过去了,还有人抱残守缺,翻着陈年旧账,认为小日子国的制造能力,尤其是军工制造能力在我们之上,这就太不应该了。
就以大型运输机为例。小日子国于2001年立项,决定研发一款大型战略运输机,以替代已经服役了30多年的C-1运输机,新运输机的代号为C-2(未服役前代号XC-2)。川崎重工业公司接下了这个任务,原计划是2006年定型,2007年首飞,但实际上直到2010年C-2才正式定型,2011完成了首飞。
C2运输机和它的研发团队】
之所以比预定的时间晚了4年,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小日子国根本没有制造大飞机的经验和设备。二战结束后,美国就开始不断阉割小日子国的军工制造能力,使得昔日的制造业强国,变成现在的残缺不全,辉煌不在了。小日子的确有不少子系统做得很不错,连美国人都得使用,但他们缺少系统整合能力,当成千上万个子系经和零部件需要整合成一个体系时,不管是川崎还是三菱,或是别的什么军工企业,就集体抓瞎了。
此外在工业母机上他们也受到很多限制,因为美国人不让他们有。比如制造大型运输机需要的大型锻压设备,他们就没有。这使得C-2运输机的机体强度和机翼强度完全达不到设计要求。C-2运输机安装有两台通用电气的CF6-80大推力涡扇发动机,单台推力达到27吨,两台推力达到了54吨。我国运-20运输机安装有4台D-30涡扇发动机,单台推力只有12吨,4台总推力也只有48吨,C-2只用两台发动机,推力就比咱们4台发动机还大12.5%。
【C-2运输机的CF6-80发动机实际上就是美军C-5运输机的引擎,只可惜推力虽大但载重量却不行】
然而,运-20的载重量却能达到60吨,C-2的载重量却只有30吨,刚刚达到运-20的一半。这明显不是发动机的问题 ,而是机体和机翼强度的问题。事实上,在C-2的试飞过程中,就多次发动机体和翼梁断裂的事故,机舱大气压力密封试验也多次出现问题,小日子国前前后后花费了3400亿日元(合170亿人民币)都未能解决这个问题。最后不得不削足适履,一次又一次地削减载重量,搞出个四不像来。
论航程,它最大航程能达到1万公里,比运-20和伊尔76都大,但论载重量它和后两者根本不能比,小日子国也只能称之为“战术运输机”。从表面上,这似乎就是机体强度的问题,只要解决了机体强度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了,但实际上这是每个环节都有问题。CF6-80发动机是从美国买的,这个不能体现出小日子国的制造水平,但机体自己造,机体不行,证明他们造大飞机的能力不行。
【歼11B为迎接志愿军遗骸回国的运-20护航】
2016年,C-2正式入列空中自卫队,小日子国称,这是亚洲最大最好的运输机。但6年过去了,C-2仍然不敢量产,因为最根本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,而比它晚一年服役的运-20已经初具规模了,都载着武器装备去欧洲了。
有人说,只要美国放开手脚让小日子国自己干,他们的制造水平马上就能恢复到二战时的巅峰状态,这简直是痴人说梦。在工业生产流程和门类越分越细的今天,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一旦断代,就再也别想回来了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